巧克力(英語:Chocolate)來自中南美洲巧克力的鼻祖是「Xocoatl」意為苦水的意思,是以可可做為主料的一種混合型食品,主要原料可可豆產於赤道南北緯18度以內的狹長地帶。
巧克力含有豐富的 鎂、鉀和維他命A以及可可鹼 ,因而具有高能值。對人類來說,可可鹼是一種 健康的反鎮靜成分 ,故食用巧克力有 提升精神,增強興奮 等功效。可可含有苯乙胺,能夠使人有戀愛的感覺。
對於如馬、狗、鸚鵡、小老鼠和貓等動物,因為牠們體內無法進行有效的化學代謝來代謝可可鹼。如果牠們誤食巧克力,可可鹼將留在血液中長達 20個小時,這些動物可能會出現眩暈、嘔吐、腹瀉、多尿等中毒症狀,導致癲癇、心臟病、內出血,最終死亡。所以要避免貓、狗....等寵物誤食巧克力。
歷史
最初是由墨西哥人製作,15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科爾蒂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嘗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從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熱後被製成的飲料稱為「巧克力」,深受大眾的歡迎。不久其製作方法被義大利人學會,並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
• 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藥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 1765年,巧克力進入美國,被托馬斯‧傑斐遜贊為「具有健康和營養的優點」。
•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 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現在所看到的巧克力。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巧克力的生產,巧克力被運到戰場分發給士兵。
健康功效
大多數人吃巧克力是為了消遣,但巧克力本身也存在一些保健功效;舉例說可可粉或者黑巧克力對循環系統有益處,同時也具有抗癌、刺激大腦活動、預防咳嗽和止瀉等功能。
製作
可可豆經過發酵、乾燥、烘焙、研磨,製成可可汁。可可汁可製成可可脂與可可粉,或選高品質的粗製可可汁經進一步加工製成巧克力。
不同種類的巧克力 依成份分類
• 榛果巧克力:質地很硬,作為半成品,製作巧克力餡等 含量:可可脂含量高於50% 組成:可可脂
• 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或稱純巧克力:硬度較大,微苦 含量:一般指純可可脂含量高於50%,或乳質含量少於12%的巧克力 組成:可可脂、少量糖
• 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 含量:至少含10%的可可漿,至少12%的乳質;chocolate compound-不含可可脂的巧克力 組成: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乳製品、糖粉、香料和表面活性劑等材料組
•白巧克力(White chocolate): 主條目:白巧克力含量:不含可可粉,但有可可脂 組成:與牛奶巧克力大致相同,乳製品和糖粉的含量相對較大,甜度高。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怎麼挑選新鮮巧克力,可得睜大眼睛,看仔細:
品質好的巧克力,因為融點低大概30度,手指輕輕摩擦發熱,巧克力就會整塊化開,放進嘴裡口感滑順,但如果過期的巧克力,表面不但不光滑,摸起來還會有結晶顆粒,當然,除了用手分辨之外,聞一聞也能察覺好壞。因為巧克力放太久或是保存不當容易氧化,吃下肚對人體恐怕會有負擔,其實巧克力最佳賞味期限只有十天,如果期限內沒吃完,甜點師傅建議,不妨先用夾練袋密封後,放進冰箱冷藏,等到要吃再拿出來退冰十分鐘,才不會影響風味。
過期巧克力有油耗味
有20年經驗的林姓烘焙師傅表示,巧克力裡有很多油脂,若保存不當或 過期就會氧化,會產生油耗味 ,影響味道及化口性,過期巧克力溶化後,易有流動性較差、表面不光滑。 過期巧克力吃下肚恐怕對肝造成負擔,那該如何分辨巧克力是新鮮還是過期的,其實用肉眼看不出來,不過專家建議,不妨用手摸,新鮮巧克力摸起來手感滑順、容易融化,過期巧克力因為糖分結晶,摸起來會有顆粒感,聞起來也有一股油耗味。
過期巧克力何處去? 烘焙後 原料過期難察覺
如何分辨甜點、蛋糕是否用過期原料製成?有烘焙師傅坦言,過期巧克力會氧化產生油耗味,放入嘴中不易溶化,但甜點製造過程會混合其他材料,且經調味、高溫烘烤等,消費者很難從成品外觀判斷原料是否過期。
吃了過期巧克力會怎樣?
毒物專家林杰樑說:巧克力存放越久、溫度越高或保存不當會氧化,油脂內的脂肪酸會傷害肝功能,恐致毒性肝炎或肝病變。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也說,過期巧克力、蛋糕粉等可能孳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恐致急性食物中毒或腸胃炎、出血,幼童、老年人誤食,嚴重恐引發敗血症危及性命。